阆中鹤峰乡,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

2020/07/12  浏览量:     

  四川省阆中市鹤峰乡地处巴山之尾、渠江之源,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四川省南充、广元、巴中三市交界处的交汇点上。她吮吸巴山之灵气,造就了三溪汇成的天然“水穴”、四岭相围的自然景观。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飞禽走兽随处见,野生药材遍地生,山重水复户连户,柳暗花明村对村,好一派原生态田园风光。

  世世代代勤劳耕作的人们,在这里演绎出独特的风土人情,留下了斑斓多彩的物质文化,养育着聪慧灵巧的子孙后代,谱写出辉煌灿烂的绚丽华章。

  红军洞(罗汉洞)

  鹤峰乡是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曾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三年,红军到,拨开乌云见太阳,打倒地主分田地,穷人从此有希望。”这是鹤峰乡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流传至今的一首民歌。歌词生动地诉说着八十年前红军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1933年6月20日,红十一师政委李先念率部队从巴中渔溪场出发抵达鹤峰,驻防罗汉山村的罗家祠,当时遇到盘距在平头寨的国民党四川边防军李家钰的一个团和地方民团马少卿的依险顽抗,平头寨座落在三县交界的一段高山梁上,寨成三角形,三面为绝壁深涧,易守难攻,是巴中通往阆中的必经之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此李先念将攻打平头寨攻坚战的指挥部设在罗汉洞,并于8月初命令246团向平头寨之敌先后两次发起正面强攻,均因敌处于有利地形而未能成功。于是李先念调整部署,在参战部队中抽调精干力量,由善于夜战的连指导员蒋光辉担任尖刀排排长,于8月17日乘着夜色,迂回15公里,抵达平头寨的北寨门,用手榴弹和炸药炸开山门,在硝烟弥漫中,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使红军主力部队迅速进入山寨,击溃李家钰一个团,全歼马少卿民团100多人,缴获步枪200多支,拔掉了红军西进道路上的一颗“钉子”。

  对于这一段历史,李先念念念不忘,在他担任国家主席不久的1983年秋天,他通过中宣部派人专程从北京赶到鹤峰乡,给罗汉山村送去一部电影放映机、一部柴油发电机,1200米长抽水用的水管,以表达对老区人民的感激之情。2010年1月,罗汉洞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鹤峰乡政府刻碑纪念,把罗汉洞改名为“红军洞”。

  世外桃园——汪家楼

  鹤峰乡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汪家楼”。汪家楼又名“花房子”,位于鹤峰乡蚕丝山脚下,系曾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原国民党中将汪潮濂的乡间别墅。该楼始建于1927年,历经五年精雕细刻而成,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占地11亩。“汪家楼”系“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现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冲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字库塔

  座落于鹤峰场,修造于嘉庆二年孟夏月下弦日,为六边形圆柱体,高310厘米,全石结构,内部空心;基础为二层条石,置于硬坚石上,高50厘米;顶层为桃圆形,高30厘米,直径35厘米;顶下一层(六边形)高85厘米,边长38厘米;顶下三层(六边形)高75厘米,边长65厘米;层与层之间造有六边形瓦屋檐,高20厘米,现保存完好。

  鹤峰乡境内现还有保存完好的土地庙、蚕丝庙、小神庙、灵光庙、咸丰石拱桥、日月洞、阆巴“友谊桥”等众多名胜古迹,吸引众多游人到这里观光、旅游。

  (阆中市老促会 莫子君 王明奎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