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年俗

2022/01/11  浏览量:   作者:谭守学  

  曾经,四川巴州民间“过年”,是一件最受老百姓重视的节日,可谓“年味”十足,充满喜庆吉祥,地域特色独具。

  春节,俗称“过年”,追根溯源,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风调雨顺为主要内容。

  巴州民间过年风俗多样,节前节后礼仪最多,有不少古老的风俗,传承至今。过年,尤以孩童最为欢喜,故有“大人指望挣钱,细娃指望过年”的俗语。传统过年以下重要节点和仪式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年俗,才算有“年味”。

  置办年货。家家户户杀年猪,烘腊肉、灌香肠、和血丸子、烘豆腐干等;到腊月年跟前,还要推灰菜(魔芋)、做“灰水馍”、推汤圆粉,做醪糟、蒸年糕、炸糖麻丸等;二十世纪80年代前,农村还流行熬红苕糖、炒爆米花,打麻糖(用红苕熬的饴糖加爆米花做成麻糖,用木板压实,再切成小方块,用火纸包裹),炒落花生、向日葵、南瓜籽等。有条件的家庭,还要做新衣服,过年走人户穿。

  祭拜灶神。祭灶,是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是“人间司命士,天上引月神”,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人们害怕灶神在玉皇面前说坏话,招致灾祸,于是家家户户粘贴灶神菩萨画像, 两侧写着“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样”,一横额写“隐恶扬善”。祭灶时间是当晚点燃香烛,。瓜果、麻糖《但无芝麻),度诚叩拜,请求灶神在玉皇面前多说好话,腊月二十四,新灶神下来人间,人们又像头一晚。表示欢迎新灶神。

  打扫扬尘。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都要彻底打扫屋内屋外清洁卫生,把房屋屋顶、墙壁、家具上的“扬尘”、蛛丝扫得干干净净;还有小孩唱歌谣:“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具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污都扫走,换上新衣裳,除尘把岁守”。

  书贴春联。腊月底,一般在三十天上午,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灯笼,表达喜庆吉祥和美好祝福。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主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据传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热闹,看到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于是颁布御旨,要求京城里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春联,迎接新春。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巡视。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骟猪营生的,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又继续巡视。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到了近现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聚餐团年。全家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同桌共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午饭,叫“团年”、“吃团年饭”。外出的家人都要从远处赶回团年。饭前要放鞭炮、敬祖先。团年前还要先送“刀头”(猪肉或鸡头) 到祖坟上敬祖宗,俗称“上坟”,在神龛前摆上“刀头”、“敬酒”,作揖磕头,并且还要先敬附近的“土神”。团年的食品一定要有鱼,意表“年年有余”; 有猪头肉、猪尾巴,意表“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一些地方把猪尾巴叫“节节香”,意表“越吃越香”。一定要多煮饭菜,吃了有剩,使之能吃到正月初一,意表年年月月饭吃不完,说剩得越多,来年就多。吃团年饭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奉菜; 长辈要封赠晚辈吉利话,如“越吃越有”等。

  守岁除夕。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腊月三十晚除夕夜,人们不走亲戚、不串门,因为:“讨口子(乞丐) 都有个三十夜。”除夕夜的规矩:一是守岁,三十晚上通夜不能熄火,寓意来年“火红兴旺”,故有“三十晚上的火,十四晚上的灯”的谚语。过去,在农村,一般在过年前就准备好了树疙篼和块子柴,以备三十晚上在堂屋的火塘里一家人烤火,吃干果,叙家常,摆龙门阵。

  在腊月三十夜零点,即辞旧迎新时刻,各家各户要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

  表演游乐。从正月初一到初八主要以拜年游乐为主,举办耍龙灯、划旱船、走高跷、舞狮子、闹花灯、荡秋千等活动。

  如今,颇具地域特色的巴州传统年俗,已经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了,它留给我们的是那份难忘的记忆,那份浓浓的乡情。

  (作者系四川省巴州区老促会、区文广旅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