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党史学习教育 打造红色文化校园

2021/07/05  浏览量:     

  四川省江安县大井镇泥溪小学,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立足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优势,通过三种途径传颂红色经典、利用三大载体传播红色文化、开展八大主题活动传承红色精神,根植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文化校园。

  一、利用本土红色资源,提取升华红色精神

  泥溪小学拥有红色资源的先天优势,学校自1905年建立,已有116年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校就有教师参加党的地下活动,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辖区济南纵队政委,余泽鸿烈士长征时期为掩护红军主力四渡赤水,带领红军游击纵队与敌人鏖战,1935年12月15日牺牲于距泥溪小学700米的牛厂坡。泥溪小学还是地质科学家、攀枝花建设的功臣、四川100位名人之一的常隆庆教授的母校。学校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新中国建设先进楷模的崇高精神激励师生,做到红色资源进课堂、红色文化入头脑、红色基因入灵魂。将红色养分升华成指导自己实践活动的指南针,将精神内核发扬传承,让余泽鸿革命精神、时代先进的奉献精神,成为全校师生成长的催化剂,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长、让学校发展。

  二、传颂红色经典,厚植爱国情怀

  为发扬好红色革命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达到课程育人效果。学校通过经典影视、经典歌曲、经典诗词三大途径传颂红色经典,使师生从中汲取红色养分,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

  影视经典“三个一”。即每月一影,每影一感,每期一评。学校统筹安排组织学生每月观看一部经典电影,精选了《开国大典》《建党伟业》《血战湘江》《国庆大阅兵》等经典影视20余部,学生收看后将所见所思所感记下随笔,再以观后感的形式上交给老师,老师择优推荐参加全校学期总评,对获奖的学生予以通报表扬。

  经典歌曲“3+N”。即国歌、队歌和校歌,另加一首自选红色经典歌曲,通过音乐课进行传唱。学校立足校情,结合余泽鸿事迹谱写了校歌《红色的希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不同歌曲作为各中队队歌。利用升旗仪式、集会活动、课前三分钟等进行传唱,确保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能熟练传唱20首红色经典歌曲。

  诗词诵读“三个面”。培养学生诵读红色经典习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校区、片区三个层面的经典诗文朗诵,并选派优秀学生参加上级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朗诵作品《梦想照亮中国》和自主编撰的诗词《撑着灿烂的旗帜前进》,多次在县上大型教育活动中展演。

  三、传播红色文化,实施课程与环境育人

  学校利用校本课程、校园环境、劳动实践三大载体传播红色文化,实现课程育人和环境育人。

  校本课程覆盖三个段。学校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分高中低三段。结合班队主题教育,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低段版本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内容以校徽、红军使用过的物品、器械、战略物资等图文为主,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绘本故事中了解历史。中段版本面向三四年级学生,内容以学校班队建设、余泽鸿故事、红军长征在宜宾、江安的史实为主,旨在教育学生学习先辈精神,铭记历史。高段版本面向五六年级学生,内容以学校文化建设体系、红军长征史实、解放战争史实为主,旨在教育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屈辱,励志报国的情怀。

  校园文化做到四个有。校园环境作为文化建设中的阵地,担负氛围熏陶感染重任。通过校园环境打造、班级园地布置、楼道文化建设等途径营造出红色文化教育氛围,让校园每一堵墙都有红色声音,每一个角落都有希望,每一层楼梯都有红色故事,每一个班级都有红色主题。通过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学校还开辟了“泥溪小学红色文化劳动实践园”,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发扬南泥湾精神,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品质。“四个一”即每班一块责任地,每周一节劳动实践课,每期一次劳动成果展评,每期一次劳动感受分享会。

  四、传承红色精神,深化主题活动育人

  为实现校园活动浸润,学校以时令性、序列性、思想性、教育性为原则,每年定期开展八大主题教育活动传承红色精神,即:清明节--缅怀先烈扫墓活动,读书节--爱国教育读书活动,端午节--屈原主题教育活动,儿童节--师生文艺汇演活动,建党节--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国耻日--抗战主题教育活动,国庆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悼念余泽鸿--红色精神教育活动。让师生在组织和参与活动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泥溪小学校貌

 

                                                                                                  (江安县老促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