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巴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2022/09/13  浏览量:   作者: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谭守学  

一、革命老区巴州现状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作为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原川陕苏区首府和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幅员面积1294.91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2个乡,220个行政村,7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区户籍总人口为70.90万人。常住人口64.71万人。巴州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刻艺术之乡”,是著名天文学家张思训、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故乡。

近年来,巴州区认真执行乡村振兴政策和法律,按照“五个振兴”要求,不断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被评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0.1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8.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950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051元。

二、巴州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巴州是块红色热土,巴州人民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大牺牲和贡献。1932年12月至1934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以巴州为中心,疆域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达600万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23个县和1个特别市苏维埃政权,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

在川陕苏区两年多战斗历程中,仅120万人的巴中就有12万人踊跃参加红军,每10人就有1人参加红军,有4万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每30人就有1人牺牲,记录在册的巴州区(县)籍红军烈士就有8500人;巴州区(县)走出了10位共和国将军,50多位红军战士成为副军级以上干部,他们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8万多红四方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支援和配合了中央红军的伟大长征,为迎接中央红军入川,给予了战略上、物资上的巨大支持,为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土地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1951年1月,中共川北区委土改工作团到巴中县恩阳区开展土地改革试点,总结出四条宝贵经验,1951年7月下旬,时任川北区委书记、行署主任胡耀邦陪同中央土改参观团考察了恩阳区土改工作情况,一致认为,恩阳区通过土地改革,真正打倒了农村封建势力,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巴中县恩阳土地改革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支援国家度过难关。1959年至1961年,京津沪辽等大城市和工业地区,面临最严重的粮食供应危机。巴中县在粮食大幅度减产,群众以苕叶、野菜和米糠充饥,甚至有人被饿死的严重形势下,老区人民仍然顾全国家大局,再次发扬当年支持红军的精神,勒紧裤带,节衣缩食,对口支援京、津、沪、辽,全县调出口粮2亿多公斤和农副产品,为支持国家渡过粮食难关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脱贫攻坚经验在全国推广。八七扶贫攻坚时期,巴中地区提前一年完成解决温饱的历史性任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创造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经验”和“巴中精神”,被国务院扶贫办树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全国“扶贫攻坚典范”;全面脱贫攻坚时期,2014年底巴州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1个、贫困人口25996户85558人,贫困发生率16.4%。经过全区干部群众4年多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2018年8月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为“0”,历史性的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阔步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领导抓振兴衔接。区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高质量通过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成立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巴州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八条措施》《巴州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考评激励办法》《巴州区扎实做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压实第一责任,确保了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二)筑根基抓产业发展。按照“优农业、强工业、活商贸、兴文旅”产业思路,特色农业初见规模,新栽植中药材1.9万亩,发展有机果蔬5200亩、茶叶5100亩,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跨级晋升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实施智能制造、正大防水等工业项目14个,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家、小微企业12家;文旅康养产业有序发展,天马山森林康养基地等6个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实现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双增长。

(三)强后劲抓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出台乡贤能人回引“九条措施”,定向招引175名高层次专技人才服务乡村,回引3215名能人兴办经济实体;着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技能型实用人才;对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优秀人才,优先选拔使用;培育引导有头脑、善管理的生产经营型人才为村集体经济带头人。

(四)树新风抓乡风文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巴人先锋的示范标杆作用,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和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全面推行依法治村,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辅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改变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晏阳初讲堂各390多个,建村史馆16个,建群众业余宣传文艺队伍290个,开展政策及红色教育宣讲1200场次,送科技、文化、医疗下乡150场次。

(五)强治理抓生态建设。以《乡村建设行动方案》为指南,推进产居融合建设,建立宜居乡村长效机制,出台《聚居点管理办法》和《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办法》;积极推进厕所革命示范村建设;探索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村收、镇运、区处理”城乡生活垃圾三级收转运处置体系;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达到70.4%人;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大山水林田系统保护力度。建成省级“百镇建设试点镇”5个、省级“特色小镇”1个,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场镇3个、省级卫生场镇12个,成功创建省级“四好村”32个,建成美丽幸福新村50个。巴州区入列“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示范县(区)”。

(六)强基础抓组织振兴。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调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强化对基层干部、党员的培训教育。撤换调整不称职、不胜任村党支部书记121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6.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37.5%。35岁以下乡镇领导干部占比41.1%,涉农专业领导干部由9人增加至23人;99个部门挂联145个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45名,驻村工作队员282名,挂包干部11249名。积极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

四、工作特色亮点

(一)突出“三个”转变,抓有效衔接促振兴

2019年10月,农业农村部批准巴州区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试点,探索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良性互动格局。

一是聚焦产业衔接,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探索产业扶持周转基金由特惠制向普惠制转变,支持农户发展“五小庭院经济”;出台《村级产业发展指导员选聘办法》,分类派驻产业发展指导员;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行“大园区+多业主+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等发展模式,实现小业主、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融合。

二是聚焦生态衔接,推动“生态扶贫”向“生态宜居”转变。推进产居融合建设,推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探索“产、景、村”融合发展;推进村级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住房宜居、产居相融;建立宜居乡村长效机制,出台《聚居点管理办法》和《乡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办法》,建立“财政补贴、乡村自筹、受益付费、社会支持”的人居环境整治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建立集“组织、责任、管护、运行、保障”于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盘活用好闲置宅基地,探索货币安置有偿退出、农户自主开发利用、入股联合经营、使用权流转租赁4种模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

三是聚焦组织衔接,推动“党建扶贫”向“组织振兴”转变。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将设农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加快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打破村别、户籍、居住地限制,拓宽村支部书记选拔范围,选派“五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实现工作队伍有效衔接;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新型社区,优化乡村治理区域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构建“三治融合”善治体系、引导“多元参与”协同共治,全面构建以村党组织为引领、三治为骨架、N个自治组织为基础的“1+3+N” 乡村治理体系;全区村支部书记、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比例达93%。

(二)探索“三大”模式,抓集体经济促振兴

1.三方互动产业发展模式。抢抓全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重要机遇,立足“秦巴山区天然药库”的资源禀赋,精心建设巴州区枳壳现代农业园区,2019年入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序列,2020年获得省三星级认定,2021年获得省五星级认定。园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基础配套,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业态,同步推进基础治理,园区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园区覆盖4个乡镇32个村,计划总投资9亿元,规划面积2.8万亩。目前已集中连片建成以枳壳为主导品种的园区1.8万亩,实现中药材总产值5.7亿元。荣获全国振兴中医中药事业突出贡献奖、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县等荣誉称号。2020年8月作为全省现代农业园区推进会现场参观点位获得时任省委书记的充分肯定及与会人员的好评,同时迎来了农业农村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个国家部门以及22个省份的100余名领导和专家实地考察指导。

2.“五联五化”乡村治理模式。大和乡界牌村位于巴(州)通(江)交界处,系四川省传统村落,2018年与通江县杨柏镇沙泥坪村跨区县组建中共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沙迴坪联合委员会。现辖13个村民小组1417户4436人。近年来,积极探索“五联五化”治理模式。

组织联建,治理资源一体化,择优选配联合党委班子成员,有效增强联合党委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实行跨区域集中统一管理,实现政令畅通、高效治理;矛盾联调,治理手段多元化,以“法律七进”为主抓手,引导农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组建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说事会、乡贤议事会等“四会”,统筹新乡贤、老干部、志愿者参与矛盾协调,实现无缝对接;风险联控,治理体系协同化。坚持“监控技防、企业协防、农户联防”于一体,协同参与社会治理。大力推动“雪亮工程”“慧眼工程”接入和运用,鼓励群众联防联控、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村风联育,治理方式融合化,大力传承和弘扬“重信守诺、重教传家、重耕守本、重德立行”的“四重”精神,创新“守法示范榜”“致富光荣榜”“志愿服务榜”“和睦孝善榜”的“村风四榜”评比模式,围绕评作风正党风、评孝道树家风、评公德纯民风、评贡献浓乡风的方式,引导群众处处立行、人人弘德、事事依法;产业联营,治理成果显性化,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多元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打牢物质基础,积极推动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立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一目标,让村民有租金、股金、薪金收入,实现了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余万元。

3.六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光辉镇地处巴州区城郊结合部,党委政府按照“绿色工业发展示范区”和“巴城文旅商贸发展示范片”的发展布局,立足“一镇两地”发展定位。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确定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发展思路,采取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分片划分出以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为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探索出适合光辉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资源开发型、物业经营型、资产盘活型、基金运作型、土地入股型、产业带动型”六种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 立足“五个”维度,抓污水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是关键,运维是难点。坚持齐抓共管,着力从资金投入、群众参与、技术支撑等方面创新运维机制,既破解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保障瓶颈,又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污染治理、监督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态长效,做实生态振兴大文章。

        一是整合力量抓运维。整合公益性岗位和农村环境网格员、地质灾害监测员、综治网格员等力量,实行四员合一、一员多用,承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督管护职责。

        二是落实资金抓运维。按照资金投入“四个一点”原则,着力解决设施运维投入问题。针对不同类别设施按照政府每年预算一点,受益农户自筹一点,成功人士捐赠一点,乡镇和村集体经济兜底补一点解决投入问题。

        三是群众参与抓运维。创新建立污水处理运维村民众筹管理机制,众筹费用实行专账管理,主要用于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电费、药剂、耗材等支出,纳入村政务公开,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污水治理的主动性,变“要我治”为“我要治”。

        四是技术支撑抓运维。推行“包干”技术指导机制,以区为单位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全区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技术保障单位,实行经费包干、技术包干,对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运营指导。

        五是逗硬奖惩抓运维。根据《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每半年对乡镇(街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工作开展一次考核,将村民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项目支持、干部绩效挂钩。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重大产业布局。我区经济没有支柱产业支撑。财政支出主要靠转移支付,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因农民无法就近就地就业获得收入,导致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劳动力和人口严重流失,老弱病残成为留守乡村的主力军,形成了无产业--无就业--无收入--人口外流的恶性循环怪圈。

     (二)基础设施亟待加强。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入欠账多,缺口大,特别是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差距大,区位劣势明显,远远不能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

      (三)人才支撑乏力。科研院校(所)空白,难以支撑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基层人才匮乏。基层工作环境、成长空间、生活待遇相对较差,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上进人渠道窄,影响了人才补充,尤其优秀产业技术人才奇缺,基层一线技术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五、建议意见

     (一)请求布局重大产业项目。与其他革命老区相比,国家部委对巴州区支持不够,请求安排重大产业项目。

    (二)请求支持红色文化传承利用。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把巴城红色革命旧址群打造成红色旅游精品景点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三)请求人才战略发展支持。布局科研院所,规划建设国家级《晏阳初乡建学院》和《晏阳初乡村建设永久论坛》。

巴州区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相关工作才刚刚起步,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执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法律和政策,进一步发扬红军精神,不断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而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