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溪浩——苍溪红军第一村

2023/12/04  浏览量:   作者:四川省苍溪县老促会 杨顺良 李云飞  

三堆石红旗飘,麻溪村里号声响。

男人参加游击队,妇女洗衣送军粮。

儿童村口站岗哨,保安民团来投降。
 

几乎每个麻溪浩人都会唱这首歌,唱起来还特别自豪。

麻溪村位于元坝镇西南(原中土乡),麻溪浩西临东河,北靠罐山、板庙、三堆石,东南与王渡和阆中老观接壤,坡陡跌宕,山高林密,麻溪浩两岸乱石嶙峋,是三堆石的前沿阵地。这里游击斗争最活跃,也是当年国民党军队和民团保安最头疼的地方。麻溪浩村是当年闻名川陕苏区的苍溪县红军第一村。
 

游击队的大本营

1933年4月,三堆石游击大队成立;6月中旬,红军开进苍溪;7月,红军所到之处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三堆石的村民们欢欣鼓舞,男人参加游击队,妇女做军鞋,送军粮,洗军衣。儿童团站岗查路条,先后抓获敌探11人,查处混入游击队的奸细7人。紧靠三堆石的麻溪浩“闹红”热情高涨,在阆中、苍溪交界一带声名鹊起,影响很广。

王渡、中土民团和阆中民团组织兵力,形成了南北夹击,合力围剿三堆石红军游击队之势。麻溪浩村在三堆石区委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和苍阆两县民团保安队展开坚决斗争。一边与敌人游击战,一边退守麻溪浩山沟与敌人周旋,诱敌深入。晚上,每个游击队员挑4个火把,在麻溪沟两岸,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河,满山火把,以显声势,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

全村五个石匠全部参加了救护队,两个理发匠给红军理发。为救治伤员,麻溪村建立了医疗所。郭中堂、李仁明两位中医被任命为所长、副所长。厨工张文禄、王先富带着几个妇女专门为游击队做饭。铁匠韩仁明架起大炉打造大刀长矛。远在陕西潼川兵工厂工作的张文兴是个枪械工程师,得知家乡“闹红”,苏维埃政府给乡亲们分田分地,获得自由和解放,连夜回家乡,和王正安、李干清等人办起修枪厂,为红军和游击队修配枪支20多支,有力地支援了三堆石的红军和游击队。

三堆石独立团团长车云海、独立营营长李开湘等领导视察麻溪浩村时,给予高度评价。1933年8月,中共三堆石区委派郭涛等人去通江川陕省委汇报三堆石工作,省委领导点名表扬了麻溪浩村扩红拥军工作。该村儿童团中队长苟传湘、团员苟兴春站岗放哨,认真负责查路条,查获阎仕木、李顶成两个敌探等事迹被当时川陕省通报表扬,称他们人小干大事,人小志不小。

前沿阵地,钢铁堡垒

麻溪浩(右侧)在这里汇入东河

小小麻溪浩的战略地位和地理优势非常重要,加之全村男女老少拥红支前的高涨热情,使其成为苍溪保安团和阆中民团的心病,视之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麻溪浩游击队有30多人,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队员们很齐心。游击队队长黄维德,副队长李廷斌和三个小队长都以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出名。他们知道,守住麻溪浩就是守住三堆石的大门,责任重大。

1934年农历四月初八,敌罗廼琼部独立营营长毛克书围剿三堆石红军和游击队,逼迫一百多名民夫走在部队前面,从麻溪浩浩口进入壶坪梁。黄维德、李廷斌兵分两路,佯装后退,然后东西迂回,拦腰截断先头部队,击败敌人进攻,缴枪30支,子弹1500多发,手榴弹12枚,游击队大获全胜。毛克书仓皇逃回王渡,部队元气大伤,军心涣散。毛克书一直捉摸不透麻溪浩究竟驻了多少红军,有多少游击队。

同年八月,一向桀骜不驯、实力雄厚、擅打游击、目中无人的元坝民团团总仲天德,准备二进麻溪浩,扬言要活捉黄维德。三堆石红军和游击队将计就计,先下手为强。组织100多人的夜袭队化装渡过东河,摸到元坝抄了仲天德的老巢,缴获机枪2挺,步枪41支,子弹2000余发,歼敌40余人。

接二连三的几场大胜仗使麻溪洁声名大振,民团保安闻之色变。乡民们积极支前参战,踊跃到三堆石参加红军。

渡江造船厂 最多麻溪人

1934年腊月,红四方面军准备西进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徐向前总指挥和王树声副总指挥亲自到嘉陵江东岸勘察地形,准备以苍溪县城东3公里处的塔山湾为主渡口打响强渡嘉陵江战役。为解决渡江船只,指挥部决定在距塔山湾渡口约30里的王渡场蔡家河造船75只,备足搭造三座浮桥的竹木材料。

驻守河西的邓锡候、罗廼琼为防止红军渡江,收缴沿江船只,封锁江面,严密注视对岸红军活动。红30军水兵连连长张成宽来到王渡一河之隔的三堆石区委区苏维埃,与孟知先、陈子谦、苟旭元等领导商议,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说到造船,麻溪浩优势最大。李家湾、麻坪梁、韩家沟等地的山林好,木材品种多,远近闻名。村党支部和农民协会,二话不说就组织村民连夜砍树。农会主席李在恩是个水木匠(造船工), 带着游击队员们上山选材,连夜将60多根樟柏、松树运到浩口。扎成木筏送到对岸造船厂。随后村里又派出8个“改匠”(将原木锯成料材的锯工)、12名水木匠、20名抬工(肩抗搬运工)、17名船工到造船厂。另外发动全村缴废铁300多斤,由罗在荣、阎仕堂、罗正文三名铁匠化铁打船钉。随后村里又送去一批村民们捐献的做嫁妆、棺材的木料和涂漆船身用的桐油200斤。由于三堆石、王渡、烟峰楼等地农会和地下党的支持,不出两个月,胜利完成了造船和备料任务。88师师长熊厚发、266团团长邹力坤在王渡场接收船只时感慨万千,拉着造船厂厂长李在恩的手千恩万谢,特别表扬了麻溪浩村苏维埃的大力支援。接着麻溪浩村民们同红军官兵连夜将木船和浮桥材料送到塔山湾,他们中有8人顾不上与亲人道别就跟着红军,乘坐他们自己造的战船,满怀豪情渡过了嘉陵江。

当年王渡蔡家坡红军造船厂遗址
 

家家有红军 户户有烈士

麻溪浩村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无数麻溪人用鲜血染红的。麻溪浩村作为三堆石农民武装起义的大本营,又是红军驻三堆石的前沿阵地。1933年至1935年,这里发生过20多次战斗。全村60余人参加过游击队,上百人支前,为三堆石红军、游击队送粮,送枪支弹药,提供后勤保障。20多人为保卫根据地而光荣牺牲。游击队员李德奎、罗荣林、何宏军执行侦察任务攀藤爬崖时不幸牺牲。炊事员罗素兰在河边洗菜时,被潜入三堆石的两个民团兵丁杀死。年轻姑娘李秀英和另一位女青年跨江到王渡为地下党送情报,返回途中遇上敌军,奔跑中坠入东河溺亡。

1934年,在三堆石游击队第二批330人集体参加红军的队员中,就有麻溪浩村的58人。该村韩家梁14户69人中,有21名男子、7名女子共28人参加红军(户均2人);大坝沟罗映民4兄妹、赵顺祥4弟兄一起参军;杨家湾8户43人中,12人参加红军。杨映洪是赤卫队员,他参加红军时,妻子在三堆石红军营煮饭,家里有个10岁的小儿子,红军离开三堆石的时候,夫妻俩毅然带着小儿子一起参了军。麻溪浩村成为苍溪县参加红军最多的村庄,据《苍溪革命烈士英名录》记载,仅该村载册的革命烈士就达42人。

英雄的麻溪浩村,座座山岭都埋有牺牲的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儿童团员,他们有的名留史册,有的只有某女子、某娃子的小名被人们传说,还有许多人甚至连姓名都没留下。每年农历7月半的夜晚,麻溪村的山沟、山梁、山湾的香烛缭绕、纸钱燃烧,向世人诉说着此地在那些峥嵘岁月里的光辉历史,呼唤着那些远去的英名……
 

李云飞、杨顺良据《中共苍溪地方党史》和原中土乡党委书记李德福回忆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