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老百姓的特殊军事装备

2023/11/27  浏览量:   作者:四川省苍溪县老促会 杨顺良 李云飞  

军装、绑腿、草鞋,身后背一个竹编斗笠,这几乎成了人们心中最熟悉的红军战士的标准形象。而就是这些经典的红色记忆,它承载着一段段血雨腥风的岁月,饱含着老区百姓为红军提供特殊装备的款款深情。
 

蓼叶雨帽——最创新的红色记忆
 

在四川省苍溪县文化馆里,陈列着一顶蓼叶雨帽(斗笠),这是当年红四方面军留下的物件,雨帽上“工农红军”四个大字清晰可见、苍劲有力。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从通南巴和旺苍进入苍溪,在石马场真武宫打响第一仗,又由东北向苍溪城所在的西南方向全面推进,不久,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在文昌建立。

为解决部队生活战斗所需,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在大量手工作坊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根据红军部队之需建了几十家军需工厂,其中就有烟丰乡蓼叶沟的雨帽厂。

1933年冬,该厂支书汪模贵听到有红军战士反映,他们用的尖顶斗笠既笨拙又不好携带,使用也不方便,还经常划破衣服,不适应战斗生活需要。汪支书立即召集技术骨干,进行技术革新。将原本尖尖顶的三角造型斗笠,改为缠藤的圆顶平沿型川北雨帽,竹片夹边改为细篾扎边,防雨隔水的蓼叶上又加了一层油纸,斗笠面写上“工农红军”四个大字,刷上了桐油,笠面左右两边各画上了一颗鲜艳的红五星。

新改进的军用雨帽得到红军指战员的肯定之后,蓼叶沟雨帽厂组织当地群众砍竹子,花篾条,采蓼叶,扎雨帽,南华村家家户户都成了红军雨帽加工点。厂里又在当地招收了20多名工人,使雨帽的产量迅速增加。仅1935年红军强渡嘉陵江之前,工人们就日夜加班加点生产了超过2万顶写有“工农红军”四个字的这种新雨帽,确保红军将士和游击队员人人都有一顶“红军斗笠”。不少红军将士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还满怀深情地提到这种具有显著苍溪特征的雨帽。

草鞋——不可缺少的军用物资
 

与斗笠相比,草鞋是长征期间红军更重要的军用物资。

“就是草鞋这种容易就地取材、制作简单的廉价鞋子,才使红军在当时的恶劣环境条件下,能够翻山越岭不断远征。”当年红军机关报《红星报》就曾专门刊登过题为《怎样解决草鞋问题》的文章,文中描述道,红军缺少鞋祙,由于准备不充分,不少战士赤脚行军,导致频频伤脚生病。此文要求把解决部队的草鞋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以减少伤病员,巩固红军战斗力,文中还提出了解决草鞋问题的具体办法。

“要想尽各种办法就地取材,采用稻草、麦秸、玉米杆、乌拉草等材料,手工编织各种草鞋。虽说鞋底不耐磨,但材料易得,编制简单快捷,每个人可以多备几双。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种鞋子已经成了战士的必备品。”高坡镇竹林村一个叫草鞋店的地方,这里打草鞋已有百年历史,草鞋品种多,样式好,有棕叶鞋、蓑草鞋、片筯子(旧布条)草鞋,远销巴中、旺苍等地。“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这首歌谣正是红军与苏区百姓鱼水情深的历史见证。

红军在长征中穿过的草鞋

老红军何知春在他的回忆录中对这段史实有生动详细的记载。1935年2月,在红军强渡嘉陵江之前,竹林村草鞋店先后为红军送草鞋2万双、脚码子(套在鞋上防滑的小铁板)100多副。何知春的回忆录中有一段描写感人至深:“区、乡苏维埃政府干部挑来一担担布鞋、草鞋,有些布鞋上还沾着泥巴,显然是穿过又从脚上脱下来的。他们说,来不及做更多了,把这些穿过的鞋也都带上吧,行军打仗可不能光着脚呀!”
 

绑腿——提升精气神的红军装备
 

打绑腿,既是记忆中红军指战员的一项标配装备,更是一种精神的标志。

据史料记载,1933年8月,苍溪三川寺被服厂为红军生产的第一套军服,除了军帽、上衣、裤子之外,还有一副绑腿。“长距离行军,一天下来血液都下积到腿部,双腿就会酸痛不已,打上绑腿,促进血液回流,能有效减轻腿部酸痛。”

当年的三川寺地下党员舒中鲁回忆,舒家被服厂先后就为红军缝制送出绑腿300多副。“山区多尖利岩石、多荆棘茅草、多虫蛇叮咬,绑腿还有保护腿部的作用。”

“当时红军主要靠徒步行军,所以绑腿也就成了红军指战员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舒中鲁还说,“绑腿的作用很多,比如紧急情况下可以当作绷带包扎

伤口,或作为三角巾固定骨折部位,几根绑腿连接起来还可以作为绳索来用。”

据了解,打绑腿要站着打,才能保证绑腿的松紧适度。因为打得太松,不仅容易散落,也起不了保护腿部的作用;打得太紧,又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伤痛。绑腿的松紧把握好了,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安全防护和助力提气作用。体验过打绑腿行军作战军旅生活的人说:“绑腿一打就来精神,不但浑身是劲,而且更加坚信红军逢战必胜!”

红军时期的衣帽绑腿等
 

柏皮火杷——红军夜战的利器
 

红军常常利用打夜战,以己之长,制敌之短,出其不意地消灭敌人,在我军历史上留下许多声名远播的战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苍溪进行的“智取碑沱”“夜袭大获城”“强渡嘉陵江”等都是夜战的经典战例,被浓墨重彩写进了军史,有些夜战的经典故事还进入中小学教材或成为文艺创作的鲜活素材。在这些经典战例中,“柏皮火把”功不可没。

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对红军来说,要在夜间用上手电筒,那简直就是不可企及的奢望,就连红军师团干部也很少配发。而火把作为山里人夜间照明出行的传统工具,却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而且,在川北山区,扎火把是山里人的拿手好戏。据老红军李连先(三川人)回忆,当年为了保证给红军的火把供应,三川区苏维埃游击队每天有100多人上山刮柏树皮,砍竹子,打松光(松树上生长的一种树瘤,多松油,易燃助燃)。整块的柏树皮和竹片通过捶打碾压,中间

夹上野蒿杆,再包些锯木屑、松油,按照一定规格的粗细和长度捆扎好,一个外形精巧美观、易燃可灭的柏皮火把便制作成功了。

雍河乡地下党员杨良泽、杨良彥是扎火把的高手,他们制作的火把又轻巧又耐燃又光亮,很受红军欢迎。仅1934年冬季,雍河地下党组织就发动群众为红

31军92师274团扎送火把1500多个,为红军夜战打胜仗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5年春天,红军在撤离苍溪西进北上之时,不少红军战士还带上了苍溪老区群众赠送的火把。红军用这些火把照亮了他们走过草地泥潭、翻越峻岭险峰的夜行之路,陪伴他们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注:杨顺良、李云飞根据地方党史中的线索和三十多年来采访多位健在老红军和本地老人的资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