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珍贵的饺子

2023/06/29  浏览量:   作者: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中心学校 艾艳萍  

黄维华,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中心学校退休教师,原内江县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75岁的他,精神矍铄,是一个性格开朗、文字功底深厚、说话风趣的老头儿,在范长江事迹和家乡社会事业的宣传、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中,作出了突出成绩,撰写了多篇小说,发表的新闻稿件无数。他是一个普通的内江人,为新闻奔走半生,与范长江家人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

1948年8月10日,黄维华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田家区民主乡尹井村(现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尹井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5年9月进入内江县田家小学(现名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中心学校,又名东兴区范长江小学)读小学,1961年9月在1723名考生中发挥出色,成为内江县(现东兴区)田家初中150名新生之一。13岁时,父亲病故,便和久病的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和一个妹妹艰难的生活。1964年初中毕业考入内江县田家中学(现内江十中)田家高中读书,1967年7月高中毕业。1968年3月,响应党的号召,黄维华同志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字923部队,来到温江军分区,后来接到中央军委1968年11月3日的剿匪命令,移防到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首府马尔康。1971年2月20日退伍回乡,同年的2月底至8月在田西公社(现东兴区田家镇)协助整党建党工作。为充实教育部门,1971年9月在内江县史家乡史家中学培训,为终身从事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兵三年中,他始终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先后在崇庆县万家煤矿看守犯人、在成都市金堂县五凤溪火车站守卫四川省第二大棉花仓库,在马尔康梭磨河畔下乡宣传党的“九大”精神、英雄张思德在深山烧炭和小英雄赖宁扑灭森林山火事迹,守卫阿坝州革命委员会驻地机关,在部队农场种菜种果,在马尔康城区组织经备足巡逻、野营拉练、奔袭、军管军训支左、协助公安部门外调办案等十余项工作,于1969年6月12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71年1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比较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担任副班长、班长等,并荣获两次嘉奖,曾作为阿坝州十三个县革命军人的典型代表,阿坝州机关报《岷山报》专版对此事做了详细报道。

1972年2月在内江县田西小学担任初中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当时该村小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均有班级。1973年9月在正子村小(现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村)任小学语文教师,负责管理该村小全部工作,该村小设置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班级,高中属民办高中。1979年9月在田西乡德胜村小任教,负责管理该村小全部工作。

黄维华认为在家乡教书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可以从范长江家的邻居、亲友的口述中,了解到范长江的英雄事迹。受范长江思想的影响,加上自己对少年时代小说、喜剧、新闻的热爱,后来多次参加市、县、区的新闻培训班学习,黄维华同志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了。通过不断学习。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先后加入了内江县作家协会、内江市作家协会。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许多新闻稿件、小说、散文等作品,先后在《农村金融报》《农金周报》《学语文报《东兴文萃》》《清流》《沱江文学》等刊物发表很多作品。他的新闻稿件,多次对范长江、范长城等事迹进行报道,为宣传范长江精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后来,黄维华打听到范长江的二弟范次希(在冀中平原反击日寇扫荡中牺牲)、三弟范长城(又名范立天)的消息,并亲自上门拜访三弟范长城。当年,范长城在内江市川剧团做编辑工作,住在内江市市中区梅家山上梯口处的楼上。黄维华利用到内江县广播电台、内江县电视台开新闻培训会、交稿件等机会,多次到范长城家去拜访范长城、王进坤夫妇。在与范长城一家多次的交流中,黄维华对范长江革命事迹了解得更加透彻了。为了让家乡人民了解范长江的英雄事迹,黄维华多次邀请范长城到田西乡做范长江事迹的报告,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1988年1月17日,黄维华在学校选拔喜爱新闻写作的学生,第一批组织了20几名学生,发起了成立范长江新闻小组的“小记者”活动,他担任小组长,担任“小记者”新闻写作方法的指导老师,亲自带学生深入各农村的生产大队、小队采集新闻线索,撰写新闻稿件。他在众多的新闻稿件中 ,遴选优秀作品,提供给田西公社(现田家镇)广播站和学校广播站、内江县广播电台、内江市电视台编辑采用。多年来,黄维华师生提供的稿件在内江县64个公社中投稿总数最高,有一年达800多篇,采用率也是最高的。

1988年秋,在田西公社领导的支持下,黄维华在田西公社大礼堂组织举办了一场纪念范长江的大型活动,是田西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各生产大队、小队都派人参加,11个大队,93个小队,3000多名党员、团员、学生、贫下中农代表都来了,会场及楼下院坝挤得水泄不通,全市地八县一市的干部、新闻单位车水马龙,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车把整个会场周围的公路几乎占满了。范长城夫妇及市县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坐在主席台上。活动进行中,中央(坐落在天安门西郊民巷)的全国记者协会一名女秘书长发来电报祝贺,将活动推向高潮。整个活动全程录像,内江市、县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事后,媒体还赠送了一份活动录像给黄维华保存。活动结束时,范长城告诉黄维华,他会把这次活动的录像带到北京,交给范长江夫人沈谱。后来,国际友人——美国记者爱博斯坦翻拍了本次活动的录像,并带回美国播放。

通过范长江三弟范长城夫妇的介绍,范长江夫人沈谱(其父亲为中国七君子、国民党元老沈钧儒先生)及子女知道了范长江家乡成立了范长江新闻小组,专门组织学生学习范长江事迹,采写新闻稿件,为家乡社会事业宣传做贡献的消息,十分感兴趣,她多次签名送书和写信给黄维华,对孩子们进行赞扬和鼓励。此后,参加新闻小组的学生越来越多,部分生产大队的农村知识青年也陆续加入新闻小组。后来,黄维华组织成立了一个百人新闻兴趣小组,定期举办新闻培训讲座,讲述新闻采写知识,重点教会学员学会新闻稿件必备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及前因后果”五要素,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得到县、区新闻媒体、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黄维华作为内江农业银行《农村金融报》的特约记者,在此报上先后办了“长江故乡行”、“来自范长江故乡的报道”专栏,每期均在固定醒目位置,刊发黄维华采写的文稿,主要内容是介绍范长江家乡的情况和有关范长江兄弟三人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培养“小记者”们,黄维华还为担任学校广播站和田公社广播站责任主编,所有稿件均由黄维华同志审核、定稿,田西公社党委副书记刘道才、邹文友(以前是黄维华的学生)签发播放决定书,黄维华师生的稿件,除了学校、公社、田家区广播站经常播报外,内江县广播电台、内江县电视台、内江市电视台、内江广播电视台、《红内江报》《沱江文艺(新闻栏目)》也播报了很多内容。特别是《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广东《南方周末》《羊城晚报》等,有时也有稿件采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维华和范长江家人的联系逐渐增多,范长江生辰、国家重大节日等,黄维华常常组织学生给沈谱奶奶写感谢信。范长江的儿子范苏苏和孙子范博也来内江参加过重大纪念活动,范长城都设法通知黄维华参加。

由于田西小学范长江新闻小组的“小记者”在全县、全市影响比较大,成立两年后,内江市电视台的采访车突然开到田西小学,开始拍摄一部近20分钟的新闻专题片《不尽长江滚滚来》。该专题片由卢新文任编剧,王贡平作曲,选用了黄维华写的校歌《田西风光好》,范长城的儿子范卫平拍摄。不久之后,范卫平调往北京市电视台工作,后调到中央宣传部工作,王旭用女士做解说员。拍摄组不怕艰苦,吃住在学校,选用了桂花水库自流渠、天桥、糖厂、学校等场地进行拍摄,一群学生“小记者”深入农村,再现了“小记者们”在麦收地、秧苗田等地采访农事活动的情景。经过近两周的辛苦工作,拍摄组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这部宣传片,在内江市电视台、内江县电视台、田家区有限电视台反复播放,小记者的事迹,几乎内江人人皆知。不久,四川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也陆续播放,影响更加深远。

一年后,内江电视台又来拍摄了一个短片,连同在简阳拍摄的儿童节活动片,编辑成《蒲公英》第二期,庆祝“六一”儿童节时在内江电视台播放,次日在四川电视台播放,六月四日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

1994年冬,高中毕业后的18岁儿子黄国华,告别父母,来到了首都北京,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武警第二总队第十三支队仪仗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黄国华经常在天安门广场执勤,国家有重要外事活动、重大庆祝活动时,都要到现场执行任务。

儿子黄国华在北京当兵后,母亲邱玉仙很不放心,经常念叨。于是,1995年5月底,黄维华和妻子两人乘坐火车,第一次去朝思暮想的北京城看望儿子。他们先后去天安门城楼、金水桥,走过王府井大街,路过人民大会堂,来到西郊民巷的全国记者协会,拜会了全国记者协会秘书长刘海兰女士。6月7日上午,经在北京的范长城联系,黄维华夫妇来到了北京西郊的万寿路某小区308室范长江家。听说黄维华夫妇要到家拜访,78岁高龄的沈谱同志去八宝山参加了一个友人的送别仪式后,骑着自行车匆匆忙忙赶回家等黄维华夫妇。她刚到家不久,黄维华夫妇就到了。接到门卫的电话,沈谱同志立即微笑着走下楼来迎接黄维华夫妇,热情地同他们握手,不停地嘘寒问暖,然后把客人们迎接到三楼的家里。沈谱同志一边倒水,一边让客人坐下,十分和蔼可亲。黄维华夫妇坐下后,开始打量房间的布局。万万想不到的是,沈谱同志住的房子一点也没有我们想像的中央干部住的豪华公馆的庄严,更不见有钱人家大别墅的奢华。她住的房子很窄,宽度大概有3米左右,进深较长,从里到外隔成几个房间,整个家整洁大方。里面一间屋子里放着一个老掉牙的大衣柜,最外面一间屋子放着一张非常简易的饭桌,墙上挂着一张延安时毛主席和范长江彻夜长谈的巨大黑白照片,这间屋勉强算客厅了吧。住所的地面仍然是水泥地面,毫无装修的痕迹,整个屋子相当俭朴,没有一样崭新的家具。黄维华夫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事实就是如此,极其俭朴!

黄维华和爱人邱玉仙带去了家乡人民对长江家人的问候和对长江先辈深深的怀念。沈谱老人是意志坚定的老革命家,经过长期的血与火的考验,她对党无比忠诚,始终秉承勤俭节约的家风,严格要求自己,对家乡后辈却十分关心。她谈笑风生,亲切无比,黄维华夫妇一点也没有拘束感。他们相谈甚欢,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朋友一样。

由于范长江的三个儿子均担任着党和国家重要部门的工作,又各自成家了,都没有和母亲沈谱住在一起。沈谱同志便请了一个来自家乡成都的保姆,负责帮忙处理日常家务。保姆是四川人,是个特别勤快能干的中年妇女,她把整个家收拾得干净利落,悉心照顾沈谱老人。看到黄维华夫妇,保姆主动用四川话和他们攀谈起来,不断询问四川的情况,介绍沈谱老人的生活情况。

黄维华夫妇的到访,沈谱老人非常高兴,在嘘寒问暖的交谈中,黄维华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沈谱老人告诉黄维华夫妇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还不停询问家乡人民生产和生活情况,关心家乡孩子们的成长,黄维华夫妇都一一做了汇报。交谈中,沈谱老人还邀请黄维华夫妇一起合影,由保姆负责拍照。沈谱老人说黄维华夫妇是第一次来北京,是稀客,她一定用北方的风俗,请他们吃一顿饺子。保姆阿姨手脚很麻利,一会儿,一盘盘白生生、热腾腾、香喷喷的蒸饺端上桌,沈谱老人便热情的招呼客人用餐,沈谱老人也一起陪客人用餐。多年后,黄维华夫妇每当想到沈谱老人,就会想起那顿珍贵的饺子,沈谱老人慈祥、仁爱的脸庞又浮现在眼前。这是他们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饺子,没有之一,除了饺子的鲜美味道外,最重要的是沈谱老人对家乡人民浓浓的爱。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1997年儿子黄国华退伍回乡,在田家派出所当了几个月的辅警后,被安置在东兴区田家镇田家小学做保卫工作。不久后,黄国华和本单位一名教师结婚,并育有一个女儿。如今,黄维华的孙女黄华萍考上了研究生,全家人生活幸福美满。一个“华”字,在黄维华、黄国华、黄华萍之间,一代代传承,寄托着黄维华对祖国的深深眷念之情。

2013年,96岁的沈谱老人离开了我们,黄维华听到这个噩耗,心情十分悲痛,沈谱老人在北京热情款待自己的情景浮现在眼前。黄维华拿出当年和沈谱老人一起拍照的合影,照片后面有沈谱老人的亲笔签名,他再也抑制不住悲伤的心情,失声痛哭。为纪念沈谱老人,黄维华写了一篇纪念短文,给内江报社寄去,对老人的不幸离世表示哀悼。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黄维华退休已十五年,沈谱老人离开我们十年了。黄维华时时都在想念范长江的家人,还在为宣传范长江事迹而奔忙。黄维华老人对我说,他在收集沈谱老人给他的亲笔信、发的电报等重要资料,收集完毕后捐献出来,为宣传范长江精神,再尽最后一份微薄之力。

一个最平凡的人,却有如此不平凡的人生,幸甚至哉!
 

黄维华(左)沈谱(中)邱玉仙(右)

照片背面 沈谱老人亲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