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林弹雨中走出的优秀政工干部樊学文将军

2022/11/21  浏览量:   作者:四川省苍溪县老促会李云飞  

樊学文(1912——1978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衔的樊学文将军,在他仅66年的生命历程中,为我们树立了一位老红军、老党员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政工将领形象。

1912年初夏,樊学文出生于苍溪县两河乡。生长在这个三山夹两沟的穷乡僻壤,他饱受了贫苦艰难、兵灾匪祸。18岁那年,与他家乡相邻的雍河乡土仑坪,诞生了这个县最早的中共地下党支部。

地下党员的宣传,点燃了樊学文胸中的革命烈火,他主动接近党组织,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32年,他被发展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称“少共”)团员,第二年,在三川寺地下党支部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3年夏天,红四方面军在进行反敌“三路围剿”取得胜利后,从巴中、旺苍挺进苍溪,三川寺、两河乡解放了,樊学文被推选为龙泉湾(包括三川乡和两河乡)乡苏维埃政权组织委员。

1934年初春,红军收缩阵地,准备迎击国民党反动派对川陕苏区发起的“六路围攻”,乡苏维埃政权机关人员和已经亮明身份的地下党员,在武装委员阎大志和干事小王的掩护下,开始向当时的县苏维埃所在地文昌镇和川陕苏区重镇巴中县方向转移,行至高坡乡,正遇红军与白军交火。这天晚上,转移人员住在高坡乡杨家坝一户农民家中,半夜里,突遭民团袭击。阎大志和小王顽强抵抗,英勇牺牲;樊学文保护着非战斗人员向山上撤退。他一会儿跑在前边探路,一会儿留在后边帮助孟清先、孟雪先(姐妹俩是党支部书记孟知先的妹妹,孟家两代10口人全都参加了革命)和她们的母亲孙沛兰(乡苏维埃妇女委员、宣传委员)等几位女同志。子弹在他身边和头上呼啸,他的衣服被穿了两个洞,却没能伤到他。他领着大家,终于在天亮前撤到了安全的地方。

龙泉乡苏维埃干部撤到文昌后,樊学文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30军第267团1营。从1933年参军前后,到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天全胜利会师期间,樊学文曾担任苍溪县少共区委书记、红30军第267团1营书记,参加了著名的黄猫垭歼灭战和强渡嘉陵江战役;担任过中共川陕省委工作队队员,中共苍溪县第八区区委书记、中共绥靖(今金川)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川陕省委工作队政治指导员。在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的艰难长征途中,樊学文不但要行军打仗,要在十分复杂和艰苦的政治、军事环境中做全营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为解决部队所需的粮食、衣被、药品等紧缺物资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延安以后,樊学文一直从事部队的后勤供应工作,为保障部队作战,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先是被调任中共中央社会部总务科科长,后来又担任过中央警备团供给处主任、副政治委员。 抗战结束后,他随中央先行警备团迁移至晋察热辽解放区,为拟迁中央领导核心机关到承德打前站。

解放战争时期,樊学文担任过热东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共热河省委秘书处处长、热南分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9纵队后勤部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46军后勤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和渡江战役,并在战斗中屡立战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8师政委;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了著名的1953年春季反登陆作战和夏季反击战役。1956年回国后,被派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

走出战火硝烟的樊学文,从1957年起,到1978年9月因病逝世,一直从事着思想政治工作,曾任吉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黑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辽宁省委工业交通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财贸政治部副主任、辽宁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在二十多年的政治工作中,他的人格与努力、追求与贡献,在他工作过的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给同他一起工作过的战友、同事留下了一位优秀老红军政工干部的光辉形象。

樊学文将军的儿子樊时清捐赠给苍溪县红军渡纪念馆的父亲遗物将军服
 

作者根据《中共苍溪地方党史》、《苍溪红军录》及2020年“在京苍溪籍老红军亲属代表座谈会记录”等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