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江县:依托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

2012/05/11  浏览量:   作者:刘小康  

  今年以来,四川南江县按照“依托科技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促跨越”的思路,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为突破,大力发展以特色旱作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着力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目前,全县已新植金银花5000亩、茶叶10500亩、核桃5000亩、富硒杨梅6000亩、地膜蔬菜3000亩,增养南江黄羊、生猪、肉牛、小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9.2万只、98.3万头、14.9万头、320万只,分别同比增加3.9万只、5.8万头、0.9万头、30万只。建设地膜玉米和地膜洋芋核心示范片20万亩,为科技增收富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以成果转化为先导,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金银花、富硒茶、富硒杨梅等优势旱作农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育苗移栽、套种轮作、综防病虫等现代农业技术,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按照“全域全程、区域联动、跨乡实施、整体推进”要求,结合连片扶贫开发,着力打造以元顶子片区为核心的20万亩富硒茶产业带,双江线、下关线40万亩金银花产业带,北部山区3万亩马铃薯产业带,正直—长赤15万亩优质粮油产业带,城郊2万亩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带;改造提升元顶子富硒茶观光休闲农业园区、以百草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园区、以跃进创意农业园为核心的金银花品种展示园区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二、坚持以品牌创建为突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实力。打好“富硒、绿色、有机”三张牌,强力推进“三名” (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商标创建,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1个、创建绿色食品品牌13个、有机食品品牌9个、原产地域保护品牌1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2万亩。南江金银花荣获西博会银奖、优质产品奖,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和原产地保护,被农业部评估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0强”,品牌价值已升至4.48亿元。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和全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金银花)基地县。南江大叶茶获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云顶茗兰”获甘露杯第一名、陆羽杯第二名,农博会金奖、银奖。

  三、坚持以健全体系为抓手,切实增强为农服务实效。按照定编、定岗、定员的 “三定”办法,在全县48个乡镇设立农业综合服务站和良种基地病虫害监控点,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基地病虫害监测、绿色防控、专业化防治及检疫工作全覆盖。加强与川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完善制定技术标准,南江大叶茶、金银花的标准化技术规程已通过国家质监总局认定,颁布为地方标准。依托“阳光工程”、“科技入户”等项目,采取农民夜校、课堂讲授、现场讲解等模式,培育“土专家”、“田秀才”4000多人,全县科技示范户已有8000多户,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大户3600多户。

  四、坚持以市场带动为主体,积极拓宽增收增效渠道。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支撑,重点从更新加工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入手,改造了以茶叶为主业的元顶子茶场,新建了以银花加工为主业的米仓山林业集团金银花露加工厂,引进了成都翼展、百草药业、大行宏业等龙头企业,组建了光雾山茗兰茶叶公司,培育了天池、永福等金银花、茶叶产业协会24个,农村经纪人1300多名、专合组织86个,发展社员1.5万余人。按照县域城镇规划布局,建立了以兴马、下两、赤溪为中心的乡级茶叶、金银花原料产品交易市场,吸引2000名个体商贩、50多家私营企业进入流通行业,县城下河街基本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一条街。在成都、西安、重庆等地设立特色产品联络处4个、建特色超市和特色专柜200多个,南江金银花、富硒茶等特色产品在省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大中型酒店设立专柜。全县年加工销售金银花550万公斤、茶叶285万公斤、马铃薯2500万公斤,产值达6.27亿元,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五、坚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务求长效推进科技兴农。组建县产业发展指挥部,设立5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实行“一个示范区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个队伍”的推进机制,强抓产业发展。制定了《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决定》、《南江县“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特色旱作农业发展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到乡镇。推行“农户自筹为主,信贷资金为辅,政府以奖代补,适当集中帮扶”的办法,筹措资金2.7亿余元,集中用于核心区建设、品种繁育和技术推广,重点扶持、鼓励适度规模种植户标准化改造、规模化经营。积极推行“基地+农户+协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把金银花、茶叶产业纳入农业保险范畴,着力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极大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