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夕佳山镇: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 为群众幸福持续“加码”

2025/05/20  浏览量:     

近年来,江安县夕佳山镇深入打造“文明实践+”模式,以群众所求所盼为导向,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深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文明实践+理论宣传”,让党的声音“扎根乡土”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充分发挥“理论宣讲+”的大作用,推动党的政策深入人心。着力打造“乡土宣讲矩阵”,组建由镇村干部、致富能手、优秀五老构成的“十佳”志愿服务队,通过“地头会”“院坝会”等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惠农政策转化为“乡音土话”。不断深化“党建+实践”融合,将“三会一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理论学习结合,形成政策解读、安全知识普及、技能培训等多元服务链条,补齐群众政策知识短板,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今年以来开展宣讲覆盖群众超万人次。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让文明实践“温暖民心”

深入聚焦民生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主要围绕帮老、帮邻、帮幼、帮残、帮贫等重点,通过入户征集、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群众“微心愿”,累计办理群众诉求8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并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妇女、孤寡老人、节日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上门疏导情绪、解决生活难题。着力打造“小小微心愿”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并荣获江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二等奖,实现文明实践活动深度与广度并进。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助农、移风易俗等特色活动,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全镇文明指数不断攀升。

      “文明实践+文化服务”,让文明乡风“沁润心田”

以“我们的节日”节气为依托,广泛开展欢乐春酒会、“缅怀革命先烈梁伯隆”、“鱼跃龙门·幸福佳人”钓鱼赛、“游古韵民居 逛文化集市”等活动,将各类互动性、体验性极强的小活动融入节庆大主题,进一步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此外,新建以传统民俗文化展览为主题的非遗馆和镇史馆文化阵地,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组织开展打莲枪、川南婚俗表演等传统民俗文化传承活动,举办非遗文化培训班、民俗文化展览等,打造“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品牌,以传统方式唤醒群众文化基因,厚植群众文化自信根基,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文明实践+模范评树”,让道德新风“引领风尚”

以先进模范评选表彰为抓手,建立“群众——村居——乡镇”三级培树机制,让群众成为举荐榜样的主体力量,通过“上下结合、纵横联动”挖典型和“分级宣传、逐级推送”立榜样,用身边事感召身边人。同时,以村规民约为“标尺”,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乡风文明+村规民约”引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将移风易俗、红白喜事倡议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邀请文明家庭、五好选树等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有效推动乡风文明与德治水平提升。去年,夕佳山镇成功推荐坡上村王世贵入选“宜宾好人榜”和江安县第五届道德模范。

 

积极推动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提升,持续助力夕佳山“增颜值、提气质”,不断向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目标奔赴。以微网格治理体系为依托,常态化组织镇村干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对34个村(社区)所涉及到的河流、垃圾堆放点、交通要道开展垃圾全面清理清运300余次。同时,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热心群众等志愿者参与共建绿美家园行动,集中清理庭院内外的杂草杂物、积存垃圾等,就地取材,创造性打造韵味十足的农家“小花园”,助力乡村绿化美化。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时代新风浸润心田。江安县夕佳山镇将持续探索“文明实践+”融合发展模式,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实践载体,让文明实践真正成为滋养乡土的精神源泉、赋能发展的动力引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书写更具温度与深度的文明答卷。

(江安县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