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老科协调研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4/04/30  浏览量:     

4月28日,青川县老科协组织茶叶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和茶叶龙头企业负责人调研茶产业,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县老科协一班人在会长柳成田的带领下,先后深入沙洲、木鱼实地查看“白叶一号”茶苗长势情况,邀请茶叶技术专家周远成对茶园管护技术进行了培训和指导。

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德军向老科协调研组一班人通报了青川种植“白叶一号”的情况。

茶叶是青川的支柱产业,全县累计有茶叶面积28万亩,都是西湖龙井和本地绿茶。2018年7月,浙江省安吉县为青川捐赠“白叶一号”茶苗,使青川县成为县三省五县“白叶一号”扶贫茶苗受捐县之一,是四川省唯一的受捐县。青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白叶一号”作为致富茶、感恩茶精心栽培、管护,着力“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的故事。按照专班推进的组织体系、科学精准的技术体系、返租倒包的经营体系、全链发展的产业体系“四大体系”,用心、用力、用情把“白叶一号”茶苗种活、管好、产生效益。到2022年底,青川在6个乡镇、14个村(社区)累计建成“白叶一号”基地7075.5亩,其中捐赠茶苗基地3274.5亩、自采茶苗基地3801亩。2022年春,首批捐赠茶苗基地1517亩首次开展大规模开采。今年春季,首批捐赠茶苗基地1517亩开展投产性采摘,其他茶园开展管护性采摘,共采摘鲜叶31400斤,加工干茶7000斤,实现销售收入1400余万元。预计再过3-5年进入丰产期,全县可年产干茶14万斤以上,仅仅“白叶一号”一项,年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

青川县在经营管理“白叶一号”茶产业中,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运用安吉技术和经验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完善提升、推广运用本土化、精细化的技术体系。一是探索提升技术体系。在摸索总结“白叶一号”品种特性、气候土壤要求、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推广了“5+7”栽培技术体系,即新建基地“选好地、改好土、开好沟、配好水、栽好苗”五项关键技术和茶园管护“重改土、促开沟、强采摘、精修剪、勤施肥、控杂草、防病虫”七项关键技术,保证茶苗种活、管好。精准细分消费市场,持续开展茶叶加工试制试验、学习研讨,不断优化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开发出了条形茶、扁形茶、兰花形茶三个主打产品,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加工技术体系,保证采摘好、加工好。二是系统集成标准规范。2021年以来,在深入总结经验、不足的基础上,坚持每年年初制定印发《青川县“白叶一号”茶园管护和茶叶加工技术方案》,精准绘制茶园管护的“施工图”、要素投入的“配置单”。2022年7月,启动青川白茶栽培、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两规一标”制定工作,将成熟的技术体系通过标准制定进行系统集成和提升,经过一年半的努力,2023年12月,“两规一标”正式发布实施。三是积极试点数字赋能。2021年以来,借助杭州西湖区数字化先发优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持续开展产业数字化试点,围绕规模茶园茶企可视化、生产数字化、调控智能化、销售数据化,目前,初步形成了集管护、加工、销售“三位一体”的精准化数字化发展体系,累计建成数字化茶园2466亩,今年,将扩展到3500亩以上。2023年,杭广数字化赋能“白叶一号”被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国首批“一县一品”数字产业类典型案例。目前,全县有茶叶经营主体166家,茶产业全链发展体系比较健全。近年来,青川充分发展经营主体、市场营销对全产业链发展的带动作用,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社1家(金川茶叶专合社)、省级龙头企业3家(白龙茶叶公司、川之味茶叶公司、广茶集团公司)、市级龙头企业2家(鼎源茶业公司、山水茶业公司)以及年丰农业公司(周氏家庭农场)、沙州湖广白茶专合社、关庄袁氏茶叶家庭农场等10余家经营主体深度参与“白叶一号”茶产业发展。全县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在木鱼镇,县老科协调研组及茶叶分会召开了茶叶产业调研座谈会,县老科协茶叶分会会长唐映政、县农业农村局茶叶庄家周远成、广元白龙茶叶公司董事长尚金良、鼎元茶叶公司董事长李成等纷纷发言,谈了青川茶产业发展的体会感悟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县老科协会长柳成田表示,这次调研活动效果很好、收获很多。回去后县老科协将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聚焦科技支撑,厚植“精细化”技术体系,聚焦两个带动,构建“全链条”产业体系,聚焦政策引导,探索“市场化”经营体系等方面提出青川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为推进青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老科协力量。


 

(青川 柳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