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县老促会勇当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参与者

2022/12/09  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的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荥经县老促会积极参与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上,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锚定——提振“大干快上”荥经状态,建设“中国黑砂城、‘两山’示范区”的目标奋力攻坚,推动宏伟蓝图逐一变成美好现实。

一、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参与探索老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一)围绕一条主线,以公园建设引领绿色转型。承担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一项政治任务,科学谋划、勇于担当、敢闯敢试,是做好试点工作的关键。认真贯彻落实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要求,围绕公园建设引领绿色转型这条主线,推动被动向主动转变、局部向全域转变、生态向业态转变“三个转变”,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生活“三篇文章”,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引领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坚持“1146”思路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围绕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一个目标,优化“一园一廊五社区”一个布局,坚定建设美丽中国展示区、“两山”理论践行区、文旅融合引领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四大定位,实施生态保护、园地共建、文旅发展、自然教育、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六大工程。

(二)突出一个重点,做好大熊猫及栖息地保护。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动植物资源。以大熊猫保护工作为重心,围绕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放归、野外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监测巡护管理及大熊猫栖息地修复,推进大相岭大熊猫孤立小种群保护与复壮,守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

1.抓好大熊猫野化放归。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合作运营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已有多只大熊猫相继入住,接受野化训练。组建了一支热爱大熊猫、热爱自然、实力较强的科研团队。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被评为“四川省大熊猫保护长期科研基地”、“2020年度四川大熊猫保护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还被中国动物学会授予“2021—2025年中国动物学会濒危动物保育示范基地”。

2.抓好大熊猫种群监测。每年开展春秋两季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监测、7—8次野外巡护,通过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掌握了大熊猫分布、种群状况、主食竹分布及伴生动物情况,近些年来,已获得了11只野生大熊猫DNA信息,监测到伴生动物52种。

3.抓好大熊猫栖息地修复。全面开展受损栖息地修复,通过专家指导,科学规划设计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实验,探索栖息地修复模式,对人工林、次生林等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加快制定栖息地修复“荥经标准”,加快建设泥巴山大熊猫走廊。截至目前,已改造栖息地3000亩,补植本土阔叶树种16000株,为大熊猫种群交流和其它野生动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环境。

(三)破解一个难点,以圈层模式协调保护与发展。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人与大熊猫的关系,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也是体制试点要探索解决的难点问题。主动适应大熊猫国家公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创新圈层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国家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安居协调共赢的道路。

1.核心保护圈层实施严格管控。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坚决落实维护现有大熊猫种群正常繁衍、迁移环境要求,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大熊猫国家公园内逐步有序退出小水电62家、关停非煤矿山20座,联动关闭小木材、小石材加工厂57家,真正做到“人退猫进”。

2.一般控制圈层发展自然教育。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积极开展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目标相一致的自然教育、生态体验服务,大力丰富自然教育业态,打造荥经自然教育品牌,加快实现“人猫共生”。

3.外围协调圈层推动文旅融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外围,推动以熊猫为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引导带动社区居民发展特色原生态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推动国家公园与社区融合发展、共建共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探索“人猫共享”路径。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的5个乡镇,加快建设龙苍沟康养度假、安靖古道穿越、荥河红色教育、泗坪农旅融合、牛背山观光体验五大入口社区。

二、勇于开拓创新,持续探索老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实践

(一)科学确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其南入口社区建设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

1.坚持保护优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要按照保护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周边国家公园区域原生境的影响,适度开展生态体验等旅游活动,为大熊猫及其伞护的动植物物种的生存繁衍保留良好的生态空间,实现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的。

2.坚持和谐共生。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其南入口社区期间,实施严格保护模式、协调发展模式、文旅融合模式、乡村振兴模式,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以大熊猫为旗舰的生态旅游服务业,推进林草特色生态产业、社区生态创业、稳定生态就业,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创新大熊猫保护零距离体验,不断释放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红利,实现南入口社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3.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建设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国际森林康养度假目的地、创建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相结合。

(二)科学确定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乡村组织振兴的办法途径。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推行“基层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不断在农家乐协会、产业合作社等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引领、监督等作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探索健全“四治”融合体系。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实施《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进一步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级事务阳光工程等做法,不断丰富和拓展“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全面构建起新村群众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新型治理模式。

3.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涉及乡镇的每个村将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公司,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并通过股权量化、效益分红等方式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将积极探索发挥农家乐集群、产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作用,激发社区居民主体作用,营造邻里互帮、村民互助、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

(三)科学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建设的空间布局。

将严格落实《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试行)》等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按照“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体验等综合功能”定位,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功能区划,串联荥河红色教育、龙苍沟康养度假、安靖古道穿越、泗坪农旅融合、牛背山观光体验五大入口社区,打造大熊猫生态走廊,持续构建完善“三大圈层”发展模式,实施“一园引领、一环联动、五区共振”建设重点,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先行区,实现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入口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荥经县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