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粮用 乡村大地绘美卷

2022/05/10  浏览量:     

  守牢粮食安全,护好“饭碗田”,开春以来,在革命老区四川青神县的乡村田间,处处皆是一派春耕繁忙之景。这两天,高台镇百家池村的种粮大户潘鹏超正组织农户栽插秧苗。“今年,我们育秧播撒的谷种有1700斤左右,育出的秧苗可栽插500亩田,总产量预计达到80万斤。”潘鹏超高兴地说。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青神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域谋划、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动良田粮用扩面增效,加快建设10万亩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实现粮食扩面2.2492万亩,单季大春增产2035.8万斤。

  青竹街道光辉村种植基地,以前种植的是草坪,近年来,通过扎实有效开展退草还耕工作,如今该种植基地成为青神青竹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区域。园区紧紧围绕水稻、大豆、蔬菜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高效粮油发展模式,打造高效生态、农村科技示范样板。

  “青竹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三月份开展大春施肥育苗工作,助力全县春耕备耕粮食生产,促进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安全。”青竹街道农技人员余程吉说。

  同样,位于高台镇百家池村的500余亩退草还耕土地上,三月平整土地、育秧育苗,四月,农户们抢抓时节进行栽插秧苗,为今年八月的收获季,挥洒汗水……

  2021年以来,青神县通过有序清退占用耕地种植草坪近5000亩,草场变身“粮油仓”,预计带动粮食增产600万斤。

  腾退低效果园,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在白塔村,村民们驻足观看修建的沟渠内,水源源不断的向农田注入。曾经“不出货”“难种植”的土地大变样,白塔村涂晋春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将土地流转给种植户,每年有一样的收入,还不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我们当地农户也可以到种植户那里打工,挣额外的收入。即使以后自己种地,也比以前方便多了。”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低效果园、茶园、园林还耕改种粮食1500亩,增加粮食播种面积2000亩。

  近年来,青神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农业绿色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作为全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县之一,青神县通过农药经销商、有资质的回收公司和农户三方配合,使整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得到全面回收。

  探索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机制,建立产品信息化追溯平台和产业全程质量监管体系,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生草栽培等绿色防控生态种植技术,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

  探索人才支撑带动机制。紧抓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区创建,加强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校地合作,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建立研究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设立“邻里百家”专家工作站,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开展大豆、柑橘等新品种新技术推广。

  探索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10个,新培育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21%。强化绿色金融支持,建立绿色项目库,创新推出农户小额信贷“整村授信”、现代农业园区“整园授信”,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贷”“惠农e贷”等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发放金融贷款850万元,扶持110名农民工返乡创业。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开展“5+4+1”产业信用托管试点,按农民50%、公司40%、村集体10%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带动农民就业3000人,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354元。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人才为支撑,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青神县全盘落实“粮”策保障服务,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构建集约高效、保护有力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青神县老促会供稿)